當前位置:首頁>企業文化 > 大事記
1990
1月10日 北內自行研制的475汽油機系列產品482Q汽油機通過工廠鑒定,并投入批量生產。
1月25日 召開第五屆科技大會,科技成果14項、50人次獲獎。
2月1日 北內從美國引進的貝爾得一1000型真空直讀光譜儀,經過鑄造廠近一年的試生產,通過了鋁合金分析投產鑒定,正式投入使用。
3月 北內科技成果:“薄壁高強度灰鑄鐵件材質及其孕育劑的研究與應用”獲市科技一等獎, “492Q汽油機缸蓋整射水套芯的研究和應用”獲市二等獎,“492Q與汽油機試車冷磨群控”,“增切型玻纖增強尼龍6在492汽油機正時齒輪蓋上的應用”和“YG6YTl4硬質合金刀:具深冷處理應用研究”獲市三等獎。
4月24日 北內再次獲89年市“重合同、守信譽單位”。
4月 北內被國家計委授予“第三屆全國設備管理優秀單位”。
北內被市委、市總工會、市共青團授予“北京市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先進單位”。董新,朱富、鄭殿君獲“能手稱號”。
6月3日 北內生產的492QA2發動機試配江西汽車廣生產的NKRl.2貨車經三萬公里道路試驗成功。
9月10日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副總裁兼海外部總裁麥克丹尼爾等四人來廠參觀,對GM2.o升發動機設備安裝就位進度表示滿意。
9月26日 北內生產的492/100Q汽油機與SFQ5030型警車、492/100Q4汽油機與XG6600~[].輕型車經過配套試驗,被確定為配套定型產品。492QA2E與JXl030S載貨汽車配試通過了產品認證。
lO月7日 9月6目一10月7日北內亞運義務服務中隊,參加了維護亞運場館和亞運雙崗的工作。并獲亞運交通崗、衛生監督崗活動先進集體獎。
10月20日 北內與叉車配套的492QG汽油機通過鑒定。該汽油機將替代北京叉車總廠出口產品裝從日本進口的CPQ3A發動機。
10月26日 北內生產的493柴油機是從日本五十鈴公司引進的產品。根據合同規定在批量生產以前,應由該公司驗收。10月22日至26日,三位日本專家到北內同該廠人員共同商討了驗收前的技
術準備工作,三位專家對北內493產品的性能、生產能力給予了肯定。
12月25日 北內黨委宣傳部召開了“慶!侗眱裙と藞蟆钒l刊600期座談會,出席會議并講話的有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李志堅。中宣部新聞局副局長徐心華、《北京晚報》總編葉祖興
等,以及宣傳部老領導和曾在《北內工人報》當過編輯.記者興等,以及宣傳部老領導和曾在《北內工人報》當過編輯。記者的同志,共40多人。黨委書記李軍主持會議,廠長黃枝新講話。
12月29日 召開第六屆科技大會,科技成果18項、70人次獲獎。
1991
1980
北內的4115G型和4115ZL型柴油機誕生。
2月 北內被農機部命名為大中型馬力柴油機行業標兵。
農視部部長楊立功、剮部長賈魯蜂等來廠慰問春節堅守生產崗位職工。
北內“4115柴油機曲軸旋轉淬火機床”、“柴油機可控硅電力測功機”分獲市科技二等和三等獎。
3月 由市經委主任張彭同志主持,在首鋼召開市經委系經驗交流會,重點山北內沙葉廠長和趙寶珠副總會計師介紹“全面經濟核算制(包括廠內銀行)的經驗。
5月7日 X4115和6115柴油機設計方案召開A評價會議園滿結束。
中國機械進出口公司和聯邦德國道依茨公司簽署了引進FL912/913風冷柴油機生產許可證協議。該產品由北內生產。
5月16日 北京市委第三書記賈庭三來廠視察。
6月 黑龍江省政協參觀團來廠參觀。
7月18日 國務院副總理谷牧來廠視察。
8月 北京市授予北內“北京物資統計管理先進單位“稱號。
9月15 E{ 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北內內燃機學院改為“北京內燃機總廠職工內燃機學院”。
l0月27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決定在北內試行職工代表大會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
北內生產的6V92Q汽油機通過公司級鑒定。
11月5日 北京市人民政府確定北內為試行獨立核算,國家征稅、自負盈虧試點企業。
11月7日 南斯拉夫聯邦執委主席久拉諾維奇一行13人來廠參觀。
11月12日 西班牙共產黨總書記卡里略在中聯部副部長馮鉉陪同下來廠參觀。
12月 農機部副部長張逢時來廠視察。
北京市經委授予北內“質量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1981
1月 農機部授予北內“4115型柴油機優質產品”證書。
3月5日 北京順義內燃機配件廠經北京市經委批準,第二劃歸北內領導。
3月 北內舉行企業診斷試點發表會,農機部副部長李本來廠’參加了會議。
聯合國國際成人教育協會第一小組代表團享利,金寶一行來廠參觀。
北內“加氧氣體軟氮化“獲市科技三等獎。
4月 北內獲1980年全國企業管理優秀單位稱號。
北內自行設計制造的柴油機缸體BX~04高速銑削自動生產線建成投產。
7月 北內研制成功“十軸液壓扭力板手組合機床”。
10月18日 北內改進設計的492QA型汽油機通過公司鑒定,片投入批量生產。
北內向巴基斯坦出?25臺4115型柴油機合同鑒字。
11月 北內被農機部授予“物資管理先進單位”稱號。
1982
1月7日 北內改進設計的411 5TA和4115TB型柴油機通過公司鑒定。4115TA柴油機投入批量生產。
6月26日 4115TA型柴油機通過部級鑒定,定為優等品。
7月7日 新4115型柴油機通過工廠鑒定。
7月 北內獲“北京市職工教育先進單位”稱號
北京市授予北內“消防安全先進單位“稱號。
北內研制成功“40公斤4115柴油機缸體芯垂直分型熱芯盒射芯機”并投入生產。
11月19日 泰國總理丙·廷素拉暖來廠參觀。
11月24日 4115ZL增壓型柴油機通過工廠鑒定。
12月 北內獲北京市“市容先進單位,綠化先進單位“稱號。
北內“以BJH20A化油器為主的BJ212、130汽車節油技術獲市科技二等獎。
1983
1月1日 順義內燃機配件廠又從北內劃出,直屬總公司瓴導。
3月28日 國家計委批準北內“六五,期間技術改造設計任務:4115柴油機、492型汽油機不新增生產能力,以提高產品質量、降低油耗為主。新增FL912/913系列風冷柴油機年產2500臺生產能力。
3月 北內科技成果:“平焰燒嘴研制和應用”獲市科技三等獎。
5月 朝鮮產業工會聯合代表團團長金國三一行4人在全總書記處候補書記王旬陪同下來廠參觀。
6月 北內F6L912風冷柴油機榮獲國家經委頒發的優秀新產品證書、證章。
7月 北內研制的X4115型新柴油機通過市級鑒定。
10月19日 北內生產的F6IL912風冷柴油機通過工廠鑒定。
lO月 北內492Q型汽油機獲北京市優質產品證書。
北內鋁鑄件浸滲技術科研成果通過部級鑒定。
北內在“全國農業機械行業機夾刀經驗交流會,上被評為先進單位。機夾刀推廣面達65%。
12月 北內改進設計的4115TAI型柴油機通過鑒定和部級優等品復查,投入批量生產。
12月北內科技成果: “易切削鋼的研究”獲機械部二等獎。
1984
1月 北內492Q型汽油機,在中國汽車工業公司組織的同型號汽油機集中測試中名列第一。
2月12日 492QA型汽油機通過市級鑒定,投入批量生產。
2月18 國家計委批準北內發展新產品風冷柴油機和改進老產品項目技術改造初步設計?偼顿Y為1807萬元,該項目是全國機電行業550個重點技術改造項目之一。
2月 北內“492Q汽門挺桿冷擠壓技術“獲市科技二等獎。
3月16日 北內研制的40GF2一L1風冷柴油機(F6L912一D)發電機組通過工廠鑒定,這是出口產品。
3月 北內“DQY一1型電熱一蒸氣熨燙機”獲市科技三等獎。“492QA發動機凸輪軸不等軸徑磁寬測儀主動測量外圓磨床研制”獲市三等獎。
4月6日 北內第一臺495柴油機裝配成功。達到里卡多技術咨詢規定值。
4月 羅馬尼亞工會聯盟代表團,由全總主席倪志福陪同來廠參觀。
5月 李世榮、歷仲友研制的發動機連桿大頭孔精鏜刀具自動補償系統,榮獲國家技術革新優秀項目獎。宋承業等同志研制的“控流充氣電解加工技術在高精度鍛模上的應用”獲市科技進步二等獎。
6月 北內開始試行廠長負責制。
9月1日 北內榮獲機械工業部1983年度質量管理獎。
9月11日 北京市汽車工業總公司經理吳忠良與北內簽訂了經濟承包合同。
10月 北內發動機缸蓋進排氣閥座錐面導管孔加工鏜鉸工藝及設備研制成功,并通過市級鑒定。
北內科技成果:“中小功率內燃機清潔度測定方法”獲機械工業部三等獎。
12月12日 北內研制的475型汽油機二臺完成臺架性能試驗,動力、經濟指標達到設計要求。
12月20日 北內研制的X4115T型和X4115Tl型柴油機通過部級鑒定。
12月 北內生產的F6L912風冷柴油機通過部級鑒定。
工具分廠研制的控流充氣電解加工技術在高精度連桿鍛模上的應用技術,通過市級鑒定。
492QAl型汽油機獲部優證書。
F6L913風冷柴油機通過工廠鑒定。
492QAl汽油機研制獲北京市科委科技成果獎。
F6L912風冷柴油機獲北京市經委科技開發獎。
1985
1月5日 北內自行設計制造的492Q型汽油機裝配線投入使用,北京市政府顧問張彭為其剪彩。這條裝配線設計能力為年產汽油機12萬臺,比原裝配線的裝配能力提高一倍。
1月26日 中國汽車工業總公司汽車進出口公司和日本五十鈴自動車株式會社鑒定了N系列輕型載重車技術轉讓合同。北內為生產4J系列柴油機合同廠,開始著手研制4JBl柴油機(即493Q)。
1月 北內生產的4115TAI型柴油機榮獲國家銀質獎。
北內4115TA1柴油機獲得了機械工業部頒發的“機械產品采用國際標準驗收合格證書”
廠長劉克信榮獲“北京市優秀廠長"稱號。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谷城和部分常委來北內視察。
3月 北京市“五講四美三熱愛,,委員會授予北內“文明單位標兵“稱號。
北內科技成果:“精鏜刀具自動補償系統“獲市二等獎。“結構鋼零件熱處理零保溫工藝研究與應用”、“發動機缸蓋排氣伐座錐面與導管加工工藝與設備”獲市三等獎。
世界義務消防聯盟會長世川良一來廠參觀消防工作。
6月29日 國家經委確定北內為企業管理現代化試點企業。
北內研制的475Q型汽油機通過工廠鑒定。并進行小批生產。
6月 日方轉來4JB-原圖,北內開始翻譯原圖和實物測繪工作。
北內492Q型汽油機獲得機械工業部頒發的“采用國際標準驗收合格證”。
北內研制的新型自動探傷裝置,“繭光磁粉自動檢驗連桿的工藝及其設箭,通過部級鑒定。
9月5日 北內榮獲國家經委授予的“全國工業交通商業系統經濟效益先進單位”稱號。
1O月24日 經國家計量局批準,北內為國家一級計量單位。
12月27日 492QA2型汽油機通過工廠鑒定,投入小批量生產。
1986
1月16日 國務院總理趙紫陽接見了北京市10個試點企業的領導人。北內劉克信廠長、肖金銘書記被接見并匯報了改革和生產情況。
1月 在全國經濟工作會議上,北內被授予“全國企業整頓先進單位”稱號。
北內被授予北京市“獻血先進單位”。
2月23日 北內累計生產492汽油機50萬臺。
2月 北內研究所電子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投入使用運.轉良好。
3月21日 中顧委常委原北京市委第一書記段君毅來廠視察。
3月25日 國務院總理趙紫陽接見了北內廠長劉克信,黨委書記肖金銘等。
3月 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防火安全委員會授予北內“消防安全標兵單位”。
北京市財政局、檔案局聯合評北內為“會計、檔案清理工作先進單位”。
北內科技成果:“稀土鈣鋇和稀土孕育劑的研究”、“鑄鐵件樹脂砂芯優質涂料的研究”獲市科技二等獎。“精密鍛模壽命研究”、“電液壓清砂在鑄件清理方面的應用”、“浸滲技術在鑄
鋁件上的應用”、“鋁合金機尖端銑刀”獲三等獎。
北內榮獲85年度市“企業整頓先進單位”、“企業管理先進單位”、“企業管理優秀成果獎”。市委工業部、市經委授予劉克信1985年度“優秀廠長”稱號。
4月24日 蘇里南外交部長一行七人來廠參觀。
4月26日 召開“產品開發技術交流成果發表會”。
4月30日 北內493Q型柴油機裝配成功樣機11臺。
北內被評為北京市微電子應用先進單位。
6月19日 北內492QB型鑄鐵缸體汽油機通過工廠鑒定。投入批量生產。
7月 北內第二次水平衡工作結束,北京市驗收合格并獲全市水平衡最高分。由于節水工作成績突出,先后多次受到市的表彰。
10月10日 國家計委函復同意北內“七五”期間技術改造項目建議書,即“七五”期間F6L912/913風冷柴油機,在消化吸收“六五”引進制造技術的基礎上,生產能力由2500臺增加到8000
臺。技術改造投資3000萬元,其中貸款200萬元,企業自籌1800萬元。
10月 北內被批準為“國家質量管理獎予評企業”。
北內自行研制的曲軸斜油孔加工線,通過鑒定。該線提高生產效率4倍。獲中汽聯科技進步三等獎。
11月21日 北內生產的475Q型汽油機通過國家鑒定。
11月27日 北內生產的193Q型高速柴油機通過工廠鑒定。投入小批量生產。
12月30日 召開第二屆科技大會,科技項26項63人次獲獎。
12月北內492QA2型汽油機獲中國專利局專利權。
北京市綠化委員會授予北內“花園式工廠獎牌“。
1987
北內492/100Q型汽油機試制成功。已成功地裝配19臺。
1月7日 北內團委獲“北京市紅旗團委”稱號。
1月10日 北內為了適應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實行干部聘任制,召開了中層干部聘任大會,向行政干部發了聘書。
北內榮獲1986年“全國計劃生育先進集體”稱號。
2月10日 北內榮獲國家經委頒發的“六五”全國技術進步先進企業全優獎。
3月3日 國家機械委副主任何光遠來廠視察。他說: “北內要為內燃機行業的發展多做貢獻”。
3月9日 北內獲“北京市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先進單位”稱號。銀戒三、嚴官光獲“能手稱號”。
3月13日 國家經委副主任林宗棠來廠視察。
“X4115T型柴油機”獲市科技三等獎。
4月10日 北京市委副書記王大明來廠了解企業改革等情況。
4月20日 劉克信廠長第三次被評為北京市“優秀廠長”。
4月22日 北內被評為“北京市優秀政工企業“。
我廠與英國里卡多咨詢公司咨詢改進的492QA3汽油機樣機裝配出來,經臺架性能試驗,性能良好。
7月14日 北內研制的492QA2型汽油機獲第二屆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8月18日 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批復同意北內“七五”期間技術改造初步設計。
8月27日 《北汽杯))汽車長征萬里行車隊30部汽車從南昌出發,歷時22天,行程六千多公里,平安返京,車隊開到北內參觀,中顧委常委、國務院振興汽車工業協調小組顧問段君毅來廠觀看了首屆“北汽杯”汽車長征萬里行車隊的汽車。參加這一活動的汽車裝的全部是北內生產的發動機。
8月 北內研制的482/85Q汽油機完成臺架性能試驗,性能達到了設計指標。
9月23日 黃枝新廠長在北內會見了日中經濟友好協會會長、日本小松制作所前社長河合良一先生,市經委常務副主任劉克信也參加了會見。
月29日 北內購買美國通用汽車公司2.O升發動機生產線資產合同草簽儀式在京倫飯店舉行。
9月 北內工程師李世榮等研制的“雙工位旋轉式測量鏜刀自動補償系統”通過工廠鑒定。這項新技術不僅提高了產品質量,而且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
11月7日 在國產輕微型汽車質量監測賽授獎大會上,北內生產的492汽油機獲“產品信得過金杯獎”。
11月5日 國家計委以計機(1987)2257號文批復,同意關于北內引進美國通用汽車公司2.0升汽油發動機可行性研究報告。
11月21日 國家科委剮主任阮崇武來廠視察工作。
11月 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于8月同北內簽訂了解放CAl4l汽車裝配北內生產的FGL913一a6型風冷柴油機專項試驗合同。經過2000公里磨合試驗,各種性能完全符合要求,得到國家建委、中汽聯領導的贊許。
12月7日 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廠長(經理)研究會成立。黃枝新當選為常務副會長,楊青為副會長,秘書處設在北內。
12月11日 北內研制改進的A 482/85Q汽油機通過工廠鑒定。
12月14日 黃枝新廠長與美國GM公司副總裁在美國底特律市GM公司總部大樓就北內引進GM2.O升汽油機許可證及1500萬美元資產購買兩合同正式簽字生效。中汽公司總經理陳祖濤、黃枝新廠長、GM公司副總裁布朗先生、中鑄部強斯頓先生簽署了中美合資在北京建鑄造中心意向書。
12月22日 根據國家級企業聯合驗收審定組審定,中汽聯審批,國家經委核定,正式批準北內為國家二級企業。北內492/100Q汽車汕機通過工廠鑒定,投入小批量生產。
12月30日 召開第三屆科技大會,科技成果24項、65人次獲獎。
北內節能降耗成績顯著,經中汽公司和北京市聯合驗收,獲“國家二級節能企業”稱號。
1988
1月12日 經國家質量獎審定委員會審定批準,北內榮獲“國家質量管理獎”。
北內主導產品492QA2型汽油機獲“國家優質產品銀牌獎”。
1月21日 北內引進美國通用(GM)汽車公司2。0升系列發動機設備及生產技術協議事,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中汽聯理事長陳祖濤、北京市副市長張健民和通用公司副總裁巴登勃郎先生參加。
2月 工具分廠助理工程師王建業發明的“錐孔千分尺”, “正弦角度尺”獲得國家專利權。
北內科技成果: “BZ_85汽油機曲軸旋轉淬火機床”獲市二等獎。 “ZLl04鋁合金最佳熱處理工藝研究與應用”、“高速 鋼刀具深冷處理工藝試驗研究與生產應用”獲市三等獎。
3月14日 北京市吳儀副市長來廠檢查工作。
3月18日 北內獲“全國設備管理優秀獎”。
4月3日 北內492/100Q汽油機獲得專利權。
4月18日 經北京市委工業工作部和市經委批準,撤消北京內燃機配件總廠建制,北京市汽車電機廠、起動機廠、分電器廠、調節器廠、水泵廠、附件一,一、二廠、三廠、機油泵廠及原內配總廠本部與北內實行緊密聯合。北內統一領導和管理。
北內首次接受國外來圖紙加工任務。
4月21日 原國家經委主任呂東在市經委副主任劉克信陪同下,來廠視察。
4月26日 北內榮獲“北京市先進企業”。“北京市優秀政工企業”稱號。黃枝新獲“優秀廠長”,李軍獲“優秀黨委書記”稱號。價值工程的推廣應用獲“優秀管理成果獎”。
5月4日 總廠團委獲87年市“紅旗團委”稱號。
5月 北內榮獲北京市87年“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稱號。
6月9日 趙紫陽總書記在中南海召見了黃枝新廠長(同時接見的有六個企業的廠長),并匯報了北內工作情況。
6月15日 國務院副總理田紀云來廠視察,了解企業改革情況。
6月8日 經市檔案局驗收,北內檔案管理工作達到國家企業檔案二級標準。
7月2日 北內內燃機六廠成立,它將生產GM2.O升發動機。
7月16日 市經委、計委(88)京經技字第305號文批復北內“七五”期間技術改造493系列柴油機項目初步設計。項目建成后形成兩萬臺生產能力?偼顿Y2689萬元:其中貸款1700萬元, 企業自籌989萬元。
北內崔夢林、牛向年和湘西儀表總廠洪惟義合作研制的“柴油機供油提前角測量儀”獲國家專利權。
7月 國家經委、國家計委、國家統計局.財政部、勞動人事部聯合發的經企(88)2 40號文,批準北內為大型一類企業。
8月13日 F6L912風冷柴油機通過750小時無故障試驗。
9月 內二分廠熱處理QC小組和工具分廠刀具QC小組獲國家優秀QC小組稱號。
10月22日 北內被確定為北京市放開經營試點企業。
10月25日 北京市機械工程學會材料專業學會在北內成立,樂關榮副廠長當選為理事。
10月29日 第二屆國產輕微型汽車質量測試賽,北內49 2QA2型汽油機獲“質量信得過獎”。
12月1 日 北內牛斌祺、袁培興等七人設計的496Q汽油機獲國家專利局實用新型專利。
12月6日 北內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獲“行業研究會工作獎”。
12月8日 全國內燃機行業首次會議在北內召開。機械電子部副部長何光遠,中汽聯理事長陳祖濤等領導同志出席了會議。
12月9日 彭真同志在北京市政府顧問張彭同志陪同下來廠視察。彭真同志為北內題寫了廠名和“北內精神”。
12月15 日 北內生產的493Q高述柴油機通過公司鑒定。
12月17日 外交部在北內舉行中外記者和首都新聞界新年聯歡招待會。外交部副部長田增佩、北京市副市長張健民等出席了招待會。黃枝新廠長、李軍書記介紹了北內的改革情況并回答了記者提問。
12月22日 新開發的4102FQ風冷柴油機通過工廠鑒定。
12月 北內鉗工王建偉、趙波在88年北京市工業系統工人技術比賽中被授予“北京市工人技術能手”和“北京市工人技術操作能手”稱號。
一年來全廠職工提出合理化建議5057條,研究開發重大技術成果26項?倧S頒發課題獎和群眾性技術革新獎4萬元。
北內直屬廠北京機油泵廠研制的FL501硅油風扇離合器試制成功。
1989
1月6日 北內變型產品:475Q1、475Q2型汽油機、493Q3.493Q4型柴油機和492QG2型汽油機通過定型鑒定。
1月18日 召開第四屆科技大會,向26項88名科技獎獲得者發了獎。
2月24日 北內獲北京市“普法工作先進單位”稱號。
3月10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在中南海召見了北內副廠長郭大英,并聽取了北內生產經營情況的匯報。同時召見的還有北京五家企業的廠長。
3月16日 經市經委批準,北京縫紉機廠(包括縫紉機零件一、二廠)成建制并入北內。市一輕總公司副局長楊舜堯、市汽車工業聯合公司副經理夏連生出席了宣布儀式。
3月28日 北內被北京市授予“重合同、守信譽單位”。
3月 北內科技成果:“研制FRl一A臥式凸輪軸淬火機床”、“計算機輔助管理信息系統”、“FR2A臥式凸輪軸淬火機床”獲二等獎。“NSJ一30/100S數控車床機夾刀片、刀體國產化”、“BGCl89風扇硅油離合器總成”、“492Q缸蓋試漏機”、“復膜樹脂砂廢砂豆的應用”獲市三等獎。
4月 北內榮獲1988年度“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稱號。
5月4日 黨委書記李軍獲北京市第三屆“五四”獎章。
7月4日 北內為戒嚴部隊送去200臺汽油機,在歡迎會上解放軍向北內贈送了錦旗。
8月24日 機電工業部剮部長何光遠來廠指導工作,并參觀了GM建筑工地。
9月27日 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國務院總理李鵬及喬石,姚依林、宋平等黨中央領導同志參觀“中國工業40年大型企業發展成就展覽會”時,參觀了北內展臺。副廠長郭大英向江澤民總書記介紹了北內產品。
11月4日 上午九點四十五分,北內生產的492系列汽油機筇一百萬臺披紅戴花駛下裝配線?倧S舉行了慶祝儀式,這臺汽油機送到“北內廠史展覽”廳長期展出。
11月13日 市經委批準北內475汽油機項目初步設計。年產475汽油機15000臺,項目總投資2355萬元,貸款1400萬元,企業自籌955萬元。
市委書記李錫銘來廠同四家企業廠長就當前生產經營形勢進行座談,會上黃枝新廠長、李軍書記作了匯報。
11月15日 北京市政府召開首屆工業企業優秀科技人員、優秀科技領導干部,先進科技機構評選大會。北內優秀科技人員甘智勇獲二等獎,鄭維貞、管惠梅、唐升達獲三等獎,優秀科技領導干部樂關榮獲二等獎。研究所獲先進科技機構稱號。
11月 4115柴汕機裝配和試車劃歸內三廠與912/913風冷柴油機共線生產。
12月13日 4102F風冷柴油機獲專利權。
12月22日 北內自行研制生產的492/100Q型汽油機通過公司鑒定
5月 北內先后派出70多人,赴延安包建延安柴油機廠,支援老區建設。
6月 試制成一臺小型轉子發動機。
9月 柴油機連桿鍛模采用電解加工生產成功。
北內被確定為北京市第一批對外開放單位。
1971
1月 越南汽車考察團來廠考察和學習。
2月10日 ((北京日報》發表了題為《緊緊依靠群眾辦好社會主義企業))一文。全面報導了一機部調查組和新華社記者關于北內柴油機車間小件工段開展企業管理經驗的調查。
6月22日 以竹入義勝為首的日本公明黨代表團來廠參觀。
9月 北內贈送蘇丹流動宣傳車、放映車所需發動機部件。
12月 北內成立廠辦“七·、二一”工人大學。
1972
1月1日 第一機械工業部、北京市革命委員會通知,北內下放給北京市,劃歸機械局領導。
4日 一機部李水清部長、周子健副部長來廠視察。
5月 北內開展了技術革新,技術革命運動。
9月30日 國家計委批準北內擴建規模達到年產柴油機二萬臺,汽油機三萬臺的生產能力?偼顿Y為2695.6萬元
1973
3月22日 北內自行設計的轉子發動機、裝成二臺樣機。
4月13日 朱德委員長來廠視察。
7月30日 北京市汽車工業公司成立。北內由市機械局劃歸市汽車工業公司領導。
香港工人參觀團25人來廠參觀。
1974
5月 鑄工車間工段長袁琛當選為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75
3月 北內與工程機械配套的4115變型柴油機通過定型鑒定。
3月 國務院副總理孫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李素文、姚連蔚以及市革委會副主任楊壽山、市經委副主任陳爾東等來廠視察。
5月 北內研制的4100柴油機通過部級鑒定,可投入批量生產。
北內研制成功“浸滲技術在鑄鋁件上的應用”。
8月 羅馬尼亞科技考察團來廠考察。
1976
7月28日 唐山、豐南一帶發生強烈地震,北內黨委立即組織全廠職工投入抗震救災,一方面組織職工進行生產,一方面安排職工生活、搶搭防震棚,干部們同群眾一起日夜堅守在抗震第一線。
12月 6100型工業用變型柴油機配工程機械通過一機部部級鑒定。
1977
6月30日 8V125風冷柴油機從去年下半年以來完成了由西德引進樣機測繪設計、試制,第一臺樣機總裝成功,并開始運轉.
6月 國務院副總理余秋里,全國總工會主席倪志福來廠視察。
9月 日本公明黨青年友好之船成員來廠參觀。
10月12日 北內生產的6100QJ型柴油機與北京第一通用機械廠OG一9/7單蝸桿空氣壓縮機進行配套試驗,性能良好。
lO月15日 北京市工業學大慶先進刀具表演大會在北內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余秋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第二書記倪志福同志來廠觀看裊演。
1978
1月6日 北內研制的6100型柴油機配汽車通過市級鑒定。
1月8日 《北內工人》報創刊,后改為(《北內工人報》。
1月30日 五機部部長張珍等人到廠察看8V125風冷柴油機臺架試驗情況。
3月 李克佐同志代表北內出席了第一次全國科學大會。
北內研制的“旋轉式曲軸淬火機床”誕生。
5日20日 第一機械工業部選定北內為引進日本全面質量管理的試點廠,應日本小松制作所社長河合良一的邀請,一機部派出由黃敦謙為團長的七人考察團赴日本小松制作所考察質量管理。北內副廠長沙葉和戴福海作為考察團成員一同前往考察。
7月 北內自行研制成功“焦爐煤氣平焰燒嘴”?晒澕s煤30%左右,縮短時間50%,且噪音小。
8月10日 日本小松制作所全面質量管理交流團團長高橋信芳,顧問馬場求等,于8月10日至9月6口來北內講授全面質量管理,并與北內合作進行全面質量管理試點。
9月 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常委胡厥文以及在京的邵分政協委員來廠視察。
10月9日 6V92Q汽油機通過工廠鑒定。
10月19日 北京市汽車工業公啊黨組授予北內在第一次全國“質量月”中做出顯著成績的齊國明、王春峰、張賀嶺、黃海峰以”質量標兵”的稱號。
10月 一機部生產、調度局,在融京召開的機械系統均衡生產經驗交流大會上,北內介紹了“組織日均衡生產的經驗“。
11月 北京市委書記林乎加和天津市委第一書記陳偉達來廠視察。
北內總工程師李克佐等二人,參加五機部組織的8V125風冷柴油機引進技術考察團去南斯拉夫考察。
北內獲市經委頒發的“產品質量先進單位“稱號。
北內全面完成八項經濟技術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
1979
2月21日 一機部科技局為培訓骨干在北內舉辦了全兩貢量管理學習班。為期一個月。
3月8日 日本小松再次派來以高橋信芳為團長的6人全面質量管理交流團來廠,以柴油機裝配、曲軸加工和鑄造缸體為對象,就改進產品質量、健全質量管理體系進行指導。為期二個月。
4月4日 北內被北京市委、市革委會命名為“大慶式企業“。
4月30日 國務院副總理、國家經委主任康世恩,北京市委第一書記林乎加等來廠指導工作。
5月26日 Ilt北京汽車工業公司經理王平帶隊,劉源張為顧問,以及一機部科技局和北內劉克信等一行15人,到日本小松制作所所關工廠進行了為期二個月的對口實習,較系統地學習了展全面質量管理的具體做法和內容,回廠后進行了全面推廣。
5月 北京市政協副主席范瑾、浦潔修和政協委負120多人來廠參觀。
北內召開第一次全面質量管理成果發表會。日本小松制作所全面質量管理第二次交流團參加了大會。
7月 北內研制的”電液壓清砂工藝技術”投入使用。
獲農機部“1978年物資工作學大慶先進單位”稱號。
在四川成都召開的全國工交會議上,沙葉廠長向大會介紹了北內全面質量管理和全面經濟核算制(包括廠內銀行)的經驗。
8月 中國質量管理協會成立。北內QC推廣辦沈志錦為理事。
9月28日 北內榮獲“國務院嘉獎令”。對北內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優異成績予以嘉獎。
經北京市汽車工業公司批準,北內將車間改為分廠。
北內生產的492Q一1型85馬力汽油機、492Q一2型100馬力汽油機通過公司級鑒定。
北內獲北京市“質量工作先進單位“獎旗。
11月12日 北內“七.二一大學”改名為“北京內燃機總廠內燃機學院”。
11月 比利時副首相維利·克拉斯來廠參觀。
12月24日 更改212汽油機編號為492Q汽油機。
北內4115柴油機年產量首破2萬臺,492Q汽油機年產量首破 3萬臺。鑄鐵件、鍛鋼件年產量雙破萬噸。柴、汽兩機交庫均衡全年達到100%。
1960
1月26日 北農榮獲全國機械工業和市廠際競賽紅旗廠稱號。
2月 靜電噴漆試驗成功。
康拜因刀片淬火自動裝置試制自功。
4月1 9日 市委第二書記劉仁來廠指導工作。
4月21日 北農舉行了第一屆文化學習運動會。
4月25日 北農在清華大學等三個大專院校協作下設計的北京牌自動底盤初步試制成功。
5月30日 北農將4115型柴油機裝在洛陽拖拉機廠生產的東方紅拖拉機上進行試驗。
6月30日 仿CK一3友誼牌自動聯合收割機試制成功,通過鑒定。
7月19日 《農機工人》報?。
9月15日 4115型柴油機投入小批試制。
9月 CK一3聯合收割機在北京工業展覽會上展出。
北農生產的雙輪雙鏵犁在阿聯、巴西、古巴、蘇丹等國展出。
11月11日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朱德同志來廠視察。
12月 4115型柴油機參加萊比錫國際博覽會展出。
1961
2月2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市長彭真來廠視察。參觀了發動機、底盤車間,指示:一定要加強技術后方,搞好新工人基本操作的培訓工作。
1962
4月 農機部副部長黎玉來廠視察。他指出:生存競爭,優勝劣敗,企業要有競爭力,要勇于競爭。要解決發動機出路問題,并談了基建資金、人員精減問題。
12月 國家計委副主任范慕韓來廠視察。講了產品方向問題。
將4115型柴油機裝在天津拖拉機廠弋生產的鐵牛45拖拉機上進行運輸和田間試驗,技術性能良好。
1963
1月 陳正人部長來廠視察,對北農產品方向問題作了指示。
2月 開始試制J243A北京牌柴油發電機組。
3月1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市長彭真來廠參觀了反浪費展覽會。
3月18日 八時步犁改為鐵犁轅通過鑒定,定型投產。
8月13日 農機部拖拉機局發出“關于在集材40拖拉機裝用北京牌柴油發動機”的通知。
8月30日 國家計委批準北農年產1500臺北京牌發動機的小配套方案。
8月 北農4115L型柴油機裝在KT一3和KT—4.9康拜因上,在東北850農場進行田間試驗性能良好,通過鑒定。
8月 北農生產的4115柴油機(45馬力)出口印度尼西亞30臺。
lO月17日 4115型柴汕機45馬力完成2000小時臺架耐久試驗,通過鑒定。正式投入批量生產。
10月 4115柴油機配林業絞盤機定型投產。
1964
1月lO日 J243A型柴油發電機組24千瓦通過鑒定,投入小批量生產。
2月1日 J243A型發電機組和4115A型柴油機在全國工業新產品展覽會上展出。
4月1日 4115柴油機配常州林業機械廠生產的J6絞盤機通過鑒定。林業部批準小批試制。
5月12日 國家計委、經委確定北農生產M一21型汽車用發動機(即492型汽油機)年產8000臺。
5月16日 4115柴油機55馬力工廠鑒定合格,投入生產。
11月13日 國家計委函復農機部,同意北農年產柴油機7000臺、汽油機8000臺的擴建方案。
12月15日 4115型65馬力柴油機鑒定合格。4115型柴油機技術過關,全部投入批量生產。
12日 天拖和北農的協作成功了。于是鐵牛45改名為鐵牛55。
1965
1月7日 農機部改為“第八機械工業部”北農隸屬該部領導。
八機部副部長楊立功來廠視察,他指出:柴汽兩機必須一齊上,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2月 八機部決定天津拖拉機廠生產的鐵牛45拖拉機裝北農生產的4115型55馬力柴油機。
4月10日 根據內燃機產品名稱及編號編制規則,北農生產的柴油機由舊型號“NB一”改為新型號“4115一”
4月13日 4115—50JT配集材50拖拉機通過鑒定。
4月20日 中共華北局書記朱理治、一機部副部長郭力、八機部副部長楊立功、北京市副市長王純等來廠視察。 4月 開始進行492汽油機的生產準備工作。
6月1日 八機部對北農生產的4115型55馬力柴油機,配天津拖拉機廠生產的鐵牛45拖拉機,作出定型鑒定結論。
8月 汽油機車間總裝配線建成。生產能力為單班年產25000臺。
9月17日 第一臺492Q型汽油機(當時定名212型)總裝成:功。經鑒定合格投入生產。
10月16日 經八機部批準,北農廠名由“北京農業機械廠”改為“北京內燃機總廠”(下稱北內)。
1966
2月 經八機部批準,順義內燃機配件廠劃歸北內領導(1967年與北內分開)。
3月 JT一24拖車式發電機組試制成功。
6月 “文化大革命”開始,八機部派的工作隊進廠。
9月15日 北內218車間制造三七高射炮五門。
10月 北內抽調30名技術干部,支援青海柴油機廠建設。
1967
12月 中國拖拉機內燃機工業公司決定以北內為主,開始進行4100柴油機的設計和試制。參加設計的還有天拖、天津內燃機研究所、洛陽拖拉機研究所、清華大學。
12月 北內大聯委成立。
北內自行設計制造的鋁合金低壓澆柱機投入使用,水爆清砂投入使用。
1968
3月 北內生產的492汽油機出口馬里30臺,阿爾巴尼亞40臺。
6月13日 北內工程師毛振芳等四人赴坦桑尼亞幫助經濟建設。
1969
6月11日 北內十噸模鍛錘正式開錘投入使用。從此,柴油機曲軸由北內自己生產了。
7月1日 鑄工電泳浸漆新工藝自動流水線研制成功,投入使用。
7月 495汽油機試制三臺樣機,經試驗達到設計要求。
9月 北內自己設計制造的十H屯模鍛錘“機械手”投入生產。
10月 汽油機曲軸自動淬火機床試制成功。
1950
1月22日 印度尼西亞工會代表團15人來廠參觀。
1月25日 經華北局組織部批準,總廠黨支部正式公開活動,舉行了黨支部公開典禮。
1月26日 召開了黨支部大會,選舉產生了新的黨支部、委員六人、支部書記孫景魯。
4月11日 成立工廠管理委員會。
4月 適應我國農業互助合作需要的五時、七時步犁、玉米脫粒機等六種新產品試制成功。
5月18日 中南海新式農具展覽會上,展出總廠馬拉農具2l件。
5月 總廠開展了“紅五月”勞動競賽.
7月1日 總廠黨支部經市委批準改為黨總支。
8月 經團市委批準,總廠青年團支部改為團總支.
9月21日 總廠黨總支舉行了公開建黨大會.
11月6日 總廠召開了職工時事報告大會。會后立即有12名黨團員報名要求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抗美援朝期間,總廠共有68人志愿參加了中國人民志愿軍。
1951
4月8日 總廠召開第一屆職工代表大會。
5月11日 西藏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等10多人來廠參觀。
6月16日 總廠接受一批軍用手推車生產任務,日夜趕制完成支援朝鮮前線。
12月22日 陶令恒工程師主持試制的“球墨鑄鐵”研制成功。
12月 適應我國農村互助合作發展的十時步犁、三齒輕便耘鋤、切片機試制成功。
1952
3月八時步犁研制成功,通過鑒定,投入生產。被農民譽為“北京紅犁”。朱總司令在重工業部副部長何長工陪同下來總廠視察,參觀了鍛工、鉗工車間和試驗農場。他稱贊八時步犁“是個好犁”。
6月19 《人民日報》發表了新華社記者任志樵寫的《倉庫工作的新方向——記北京華北農業機械總廠黃潤萍的倉庫管理法》長篇通訊,同時發表了題為《學習黃潤萍虛心學習,不斷改進業務的精神》的社論。
8月 43101型搖臂收割機試制成功。
1953
7月 總廠為了適應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需要,研制了雙輪雙鏵犁和搖臂收割機。
8月24日 總廠設計科改為農業部農具試驗組,成為農業部一個事業單位。
8月 第一分廠從總廠劃出去,與北京第五制配廠合并,成立了北京汽車配件廠。
11月 總廠建立了以作業計劃為中心的計劃管理,改進調度一制度,建立健全責任制、生產日報制。
1954
3月4日工具車間姜予一試制成功犁托鐵模。
3月朝鮮訪華代表團來廠參觀。
6月11日 總廠直屬第一機械工業部第一機械管理局領導,改名為“北京農業機械廠”(簡稱北農)。
6月 北農生產的搖臂收割機,雙輪雙鏵犁參加敘利亞國際博覽會展出。
9月11日 勞動模范李克佐、王和生等15人,向全廠職工發出開展勞動競賽的建議,得到廣大職工的響應。
9月29日 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及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部分農林界代表來廠參觀。鄧子恢副總理在廠舉行招待會。
10月 以色列婦女代表團2人,阿根廷工商界代表團9人,印度代表團2人,南非、國等友好人士來廠參觀。布可夫深井水車試制成功。
11月1日 北農制訂了“計件工資制度暫行規程”。在部分車間推行了計件工資制度。
11月25 日 越南農業代表團團長陳桃一行30人來廠參觀。
1955
2月7日 北農生產的搖臂收割機,先后在萊比錫國際博覽會和巴基斯坦國際工業展覽會展出。
2月 英國工商貿易訪問團團長布洛涉等八人來廠參觀,
4月15日 北農試制成功我國第一臺機引KT.9谷物聯合收割機(即康拜因)。
5月13日 日本農業代表團團長小川豐明等九人來廠參觀。
5月 越南貿易代表團來廠參觀。
北農生產的雙輪雙鏵犁和搖臂收割機先后在日本和印度舉行的展覽會上展出。
12月11日 全國農具專業會議號召學習北農經驗,
12月17日 黨總支向北京市委工業部和一機部黨組提出:“關于北農長遠方向問題的意見報告”,要求確定北農為“專業生產谷物聯合收割機制造廠”。
1956
2月 越南勞動黨農具考察團4人來廠考察新式農具的生產,歷時9天。
3月5日 《人民日報》報導北農提前一年零10個月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
6月8日 雅加達市市長來廠參觀。
6月雙輪雙鏵犁停止生產。K1.5搖臂收割機開始批量生產,這是綜合了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兩國搖臂收割機的優點,設計試制成功的輕便搖臂收割機。
7月 《零機工人》報創刊,油印版。以色列駐蘇大使、保加利亞季米特洛夫農業機械廠總工程師、阿爾巴尼亞農業代表團37人先后來廠參觀。
12月14日 北農被評為廠際同業務競賽優秀單位。
1957
4月成立新產品試制車間。
5月13日 北農KS割曬機試制成功.
6月 北農與北京農業機械研究所、哈爾濱工業大學簽訂技術合作協議書,通過相互作,提高技術水平。
8月1日 正式啟用“中國共產黨北京農業機械廠委員會”新印章。
9月試制一臺玉米康拜因。
10月北農隸屬第一機械工業部汽車工業管理局領導。一年以來先后有越南勞動黨等13個外國代表團113人來廠參觀。
1958
4月我國第一臺“大豐收二號直流式谷物聯合收割機”(割幅1.5)及“九龍一號人工降雨機”試制成功。在此之前試制成大豐收1號谷物聯合收割機(割幅1.8)。第一臺G一7鍋駝機制成,經過試車,性能良好。
5月11 第一臺內燃機水泵試制成功。
5月22日 周總理在北農農機研究所參觀內燃水泵。
5月 仿南京汽車廠從蘇聯引進的M一20汽油機試制2臺。
6月初 機修車間試制出了紅旗牌萬能底盤拖拉機。
6月1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市長彭真來廠視察,參觀了新試制的紅旗牌萬能地盤拖拉機,并對擴建工作作了重要指示。
6月16 日 殼型鑄造試驗成功。
6月20 日 黨中央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李富春等在中南海接見了前往中央報喜的李本廠長等人,并觀看了北生產的紅旗牌萬能底盤拖拉機。
6月21日 一機部以(58)機遠汁字第94號文上報北農擴建任務書,年產KT一4.9谷物聯合收割機一萬臺,萬能底盤拖拉機二萬臺,投資三千五百萬元。
6月27日 試制出萬能底盤用的M一20(28馬力)發動機一臺。
6月 試制出ZK一3.3自走式谷物聯合收割機(用60馬力風冷柴:油機)。
7月1日 北農擴建工程破土動工。在施工現場舉行了隆重的開工典禮。這是擴建的第一期工程,即發動機車間、鑄工車間和鍛工車間,共54700平方米。廠黨委決定《農機工人》報為黨委機關報。
7月4日 中共中央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吳玉章同志來廠參觀,指導工作。
7月26日工人馬娥建議,經三結合研制的平板自動研磨機試制出來。
7月進行平山填湖,在很短時間內,平掉九龍山,填平九龍湖。為北農大規模建設掃清了道路。
9月17日 機修車間制成鑄工車問j{j的十噸沖天爐。
9月 北農生產的聯合收割機、割草機、九龍一號人工降雨機在全國工業交通展覽會上展出。
10月11日北農生產的大豐收谷物聯合收割機,紅旗牌萬能底盤拖拉機、九龍一號人工降雨機等產品參加了萊比錫國際博覽會。
10月 開始興建廠內鐵路專運線。該線自東郊火車站至廠南門,全長2.5公里。
11月12日 廠黨委公布了北農“大搞機械化半機械化自動化半自動化的規劃”。掀起技術革命高潮。
12 月20日 北農自制一臺大型土龍門刨床。
12月 KT一3型谷物聯合收割機試制成功(K T一4·9改進)。
1959
2月20日 在全國機電工業土設備土辦法展覽會上,展出了北農制造廠的土拉床、齒輪淬火機床等,并分別獲一、二,三等獎。
2月21日 成立技術革命委員會。
3月1日 依靠群眾對KT4.9聯合收割機進行了改進,提高了性能,節約了鋼材。
3月 全國總工會副主席許之模、陳少敏等來廠指導工作和參觀。
4月4日 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張治中、歐陽予倩等八人來廠視察。
4月6日 ZK一3自動康拜因試制成功。是在捷克ZM一330自動康拜因基礎上改進的。
5月31日 北農建立技術情報網。
7月1日 開始了4115型柴油發動機的設計試制工作。
8月1日發動機車間成立。北農獲市廠際競賽獎狀。
8月27日 軋鋼返圍盤試制成功。
8月 根據部局決定,KT一3康拜因用的CA一10汽油機(解放牌發動機)的改裝部件和總成從長春第一汽車廠轉由北農自己生產。
9月14日 第一臺解放牌發動機即CA一10K汽油機改裝成功。
9月 北農劃歸農業機械部領導。
11月18日 朱德委員長來廠視察。
11月29日 農機部部長陳正人、副部長張逢時來廠視察,對擴建、新產品生產等作了指示。
12月31日 第一臺4115型柴油機試制出來,1960年1月3日死始試車.結果主要技術指標基本達到要求。
1938
春天: 日商鳥羽洋行依仗日本軍國主義勢力,在北平東郊九龍山地區霸占土地開辦了“北平鍛造株式會社”,當時有員工150多人。設有鑄工、鍛工、機器工場。主要制造礦山、鐵路器材,并生產一部分農具(水車、犁),自設軋鋼部,有小型軋鋼設備一套,廠區占地57畝,有廠房三幢,面積約2000平方米。
1939
鍛工、機器工場工人舉行了一次罷工,反對延長工作時間。(日本人將工人工作時間從9小時延長到12小時)。
1945
8月 日本投降以后,北平鍛造株式會社員工解散,無人管理,后由國民黨政府北平公用局接管,不久劃歸河北省建設廳,后又合并了原日商巖本商會消火器廠的器材。
1946
1月 “北平鍛造株式會社”改名為河北省機器廠,制造與修配門頭溝西山煤礦的礦山機械。有員工300多人。
1947
8月3日 華北“剿總”民間武器調查管配委員會接收了“河北省機器廠”,改名為“北平第二修械所”。主要制造輕機關槍等武器。
1948
2月 工人自發成立了“職工福利會”。
12月 “北平第二修械所”駐扎國民黨十三軍殘部,廠房,倉庫、機器設備等遭到嚴重破壞。偽所長更是欺騙工人將機器設備拆御運往城里,有的被盜賣。工人們被迫流離廠外,自謀生計。
1949
2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北平軍事管制委員會宣布正式接管。同時進駐的有人民解放軍一個班的戰士。
2月12日 接管組召開了全所員工大會.
4月11日隆重召開了建廠大會。會上宣布“華北農業機械總廠”誕生,隸屬于華北人民政府農業部領導。
4月17日 華北人民政府農業部副部長張沖與美國友人韓丁一行10余人來廠參觀。
5月1日為迎接“五一”,總廠自己設計制造的5噸沖天爐建成。5月初總廠建立黨支部(不公開)。孫景魯任黨支部書記。有黨員13人.
5月18日 總廠向北平市工商局申請登記。5月27日 總廠成立工會。
6月 先后建立了《請假規則》、《暫行會計制度》等十幾項規章制度。有了初步的企業管理制度。
7月7日 總廠成立了夜校(掃盲)和職工消費合作社。7月7日 總廠成立了夜校(掃盲)和職工消費合作社。
7月8日 黨支部提出了“以廠養廠”的口號。制訂了“節約原料、減低成本、增加生產、提高質量”的辦廠方針。
10月1日 全廠職工參加了開國大典。
10月26日 總廠建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團支部。當時有團員15人。10月 技術員王百順試制成功可鍛鑄鐵(瑪鋼),為總廠生產新式農具提供了良好材質?倧S仿制的蘇式馬拉農具在故宮展出,引起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視。
11月1日 華北人民政府結束工作?倧S隸屬于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領導。
11月2日 總廠試制的五行播種機、玉米脫粒機、鍘草機在人郊亭、高碑店進行了試驗。
11月4日 天津工業展覽會開幕,展出了總廠生產的十行播種機、鋤草機、雙把犁、帶輪犁。
1l1月13日 總廠附設農業機械?茖W校開始招生。
11月18日 由山西省全國勞動模范李順達等127人組成的山西省農民代表團來廠參觀。
12月 總廠占地面積擴大為552156平方米。據年底統計,全年共生產農具19種,4000余部。
12月21日 總廠職工寫信向毛主席報告生產成績。信發表在12月26日的《人民日報》上。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廣渠路31號 電話:(010)67715588 京ICP備09057354號 京公網安備110401000091